• 赵玉迎:创新路上“顶着压力前行”

    发布日期:2025-03-09 05:17    点击次数:113

    在首钢通钢公司,提起炼钢事业部维检作业区自动化控制班班长赵玉迎,大家都竖大拇指。他荣获全国首届“红旗杯”班组长大赛优秀选手、机械工业优秀班组长称号,多次被评为通钢优秀班组长、通钢优秀职工、通钢技术能手。荣誉背后,是赵玉迎多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奋斗,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迎难而上、敢于创新的精神。

    赵玉迎的职业生涯始于2004年,那年,他从辽宁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憧憬,踏入了通钢的大门,成为一名主控工。初来乍到,面对炼钢生产的复杂性和实操的欠缺,赵玉迎并没有退缩,反而顶着压力前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他整天对着电脑和生产设备忙活,背设备代码、英文简写,学习轧线运行原理、生产流程,成为主控室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让赵玉迎迅速掌握了主控工作的精髓,并逐渐成长为炼钢事业部维检作业区自动化控制班班长。

    赵玉迎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竞争力。因此,他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自动化控制班的首要任务,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设备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特别是2024年,赵玉迎带领团队聚焦生产难题,持续开展创新攻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针对热轧板带生产线中存在的带钢拉窄、成品厚度偏差、带钢除鳞不净等问题,赵玉迎带领团队进行深入分析和自动化程序改造。通过优化张力计算模型、调整张力控制策略、改进厚度检测系统和除鳞系统,显著提高了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合格率,创效100余万元。

    独行快,众行远。赵玉迎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共同进步才能走得更远。因此,在2021年,赵玉迎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将个人的创新力量转化为团队的创新力量。工作室以实现炼钢事业部轧钢线低故障率、稳定运行为主要任务,不断开展自动化改造和创新实践,将先进技术经验、方法和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炼钢生产。近年来,赵玉迎带领团队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开展的POMONI数控轧银磨床探伤仪国产化改造、自动化仪表综合模拟实验系统研制、提升板带线生产能力和工艺技术集成等项目多次获得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奖。其中,薄规格峰谷平生产统计软件设计成果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该成果通过激励职工在低谷时轧薄规格、高峰时轧厚规格,有效监控节电措施,降低峰谷比,为企业创效约150万元。这一成果获得了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创新成果三等奖。

    赵玉迎是产业工人队伍中迎难而上、敢于创新的典型代表。未来,赵玉迎将继续带领他的团队在自动化控制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创新创效,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劳动新闻记者 官思妍 通讯员 孙政依)